各位朋友大家好
同事小林最近弄得身心俱疲,她跟我提到,在工作的巨大压力下,还偏偏遇上自己的宝贝儿子莫名其妙的变化,她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回家解决孩子的问题。
她的儿子从小都是父母和周围朋友眼中的好孩子,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,还很懂事。
在学校认真听老师讲课,回家还会在做完作业之后帮父母做家务,每次考试更是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。
小林因为儿子平常优异的表现,没怎么上心管教她,我们同事都觉得孩子就是她的福气,太懂事了。
本以为这样的情况会一直维持下去,但自从儿子上了初中以后,事情就一点点地发生了变化。
今年她的儿子上初一,情况更是严峻了。
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,不仅变得讨厌学习了,还学会了骂脏话,沉迷游戏,期末成绩更是差的一塌糊
但是同事小林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,她儿子基本上拒绝和她交谈,她白天上班压力也大,下班回家已经非常疲倦了,也没太多精力去追问儿子的状况。
于是母子关系越来越紧张,基本属于无话可说,一说就吵的样子。
现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经历很多时期的,这些时期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,父母都要重视孩子的这些时期的。
一旦父母不重视或者是忽视了,那么孩子的成长就会亮红灯,甚至是有时候对父母的教育表现出他们的仇恨,对父母怀着仇恨和抱怨的心灵,心理专家说这种情况属于“仇亲期”,也属于叛逆的一种。
这个时期是孩子成长中会经历的阶段,一旦孩子进入这个时期,孩子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就会发生变化,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关注。
1、父母的传统思想导致管教方式出了问题
国内家庭情况大部分都是长期的“家长专制”思想,让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思想。
父母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,什么都做不好,还不成熟,做什么是都需要自己去手把手教,孩子也应该绝对服从自己,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,就算有,父母也会认为是小孩子的想法,是闹着玩的,不够成熟。
因此,很多孩子会把父母看成权威,看成上级,甚至会害怕自己的父母,什么事情都不敢和父母讲,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说出来,怕自己的父母觉得自己幼稚不听话,怕受到父母责备。
孩子也很少会向父母倾诉自己遇到的困难和困扰自己的事,他们会怕自己的小事打扰到父母,父母也不会认真对待反而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,连这种小事都处理不好。
长期以来,这种思想一直在脑海中形成遇到问题时的固定思考方式,自己就变得自闭,不愿倾诉,容易急躁,不爱分享交流。
于是一到“仇亲期”这个节点,他们就会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,也不想控制,于是借此机会好好发泄,把长期对父母的怨恨,不敢向父母说的话全都以更加严厉粗暴的方式表现出来。
这时,父母就会感到非常奇怪,为什么之前这么听话的孩子到了现在这种叛逆,不听话的地步,还把一切都怪罪于孩子是青春期叛逆,等这段时间过了就好了。
殊不知,这些都是孩子一直想表达的,只是一直没有机会,只能以这种方式发泄出来。
2、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,产生思想矛盾
正如文章开头所讲的同事小林的故事,为什么会有今天的情况呢?
很大部分原因是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。
小林和老公都是公司职员,经常出差,出差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,留儿子一人在家,孩子就算有什么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都无法向父母诉说。
打电话给妈妈呢,妈妈总会说自己在挣钱给儿子交学费,买新衣服呢,叫儿子去找爸爸吧。
打电话给爸爸呢,爸爸也是同样的话,说自己很忙,叫去找妈妈。
这时候,孩子感觉自己就像皮球一样被提过来踢过去的,就算有事也不想再说了。
孩子到了青春期,开始叛逆,这时候,父母想找孩子进行交流,孩子也会拒绝与父母交流的。一旦不交流,问题就永远还是问题,父母与子女之间就仍然有着隔阂。
那么这个叛逆问题不会消失,反而会越发严重,导致孩子性情大变。
3、环境影响了孩子的心理
环境又分为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,这两种环境因素都是影响孩子青春期叛逆的重要因素。
首先来说一下环境因素。当你从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环境中脱离开来,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,你没了熟悉亲近的朋友,没了了解的老师,你会感到焦虑不安,你会怕交不到好的朋友,怕自己不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,怕自己掉队。
1、 父母要做好榜样
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,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在平时中要做好榜样,要教育孩子一些礼貌行为,不要让孩子沾染上不好的行为。
父母平时也不能够在孩子面前做一些不礼貌行为,或者是让孩子去和一些不好的孩子在一起玩,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。
父母的榜样是很重要的,是影响着孩子一生的,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。
2、尊重孩子
在孩子叛逆的时候,父母要尊重孩子,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个理解,放低自己的位置,耐心地听着孩子讲述自己内心的想法,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。
父母要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去倾听孩子怎么说,不要一下子就暴脾气,对孩子的叛逆很没有耐心,去了解孩子真实的世界,以朋友的身份去融入孩子的世界,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。
在孩子发生“仇亲”行为的时候,孩子要进行一个干预,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个了解,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行为之后才可以对症下药。
3、倾听孩子的想法
父母在平时要倾听孩子的想法,这倾听是沟通的方式,父母要懂得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,唯有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,这样父母才能够和孩子进行一个正确的沟通,孩子和父母之间没有误解和矛盾。
而且孩子对于父母的评价也不会负面,孩子会愿意相信父母,感受父母给予的安全感,这样孩子的内心得到慰藉。
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个重视,不要总是轻视孩子的每一个行为,觉得是孩子小才会表现的行为。父母不要总是这样想,孩子的行为是会显示孩子一些时期的到来的,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行为,判断孩子的时期,并且对此做出一些相应的措施。
对于孩子的仇亲期,父母也不要太过担心,这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,这是能够处理的问题。
父母要帮助孩子亲自轻松度过孩子的这个仇亲期,上面的3招可以帮助到父母安全度过孩子难对付的“仇亲期”,然而孩子情况不同,如果3招不是都适用的话不妨看看下面朋友给我的建议。
米粒的大姨,最近也在为这样的问题烦恼,她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亲外甥,也开始出现讨厌爸爸妈妈,拒绝交流的阶段,因为米粒还小,我也没办法给亲姐姐支招,所以我请教了别的朋友。
我一个担任初中班主任的朋友,就给我推荐这本关于孩子青春叛逆期出现问题的书《别跟青春期的孩子较劲》。
这是一本关于青春期孩子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法的图书。要处理好与青春期的孩子之间的关系,就要先了解青春期的孩子。
心理学家称青春期是“人生的第二次诞生”, 从精神上脱离父母的心理“断乳”,这个阶段对于孩子而言至关重要。
孩子到了青春期,随着身体的发育、所学知识的增加和阅历的增长,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,此时的他们进入一个人生最冲动的阶段。
在他们眼中,父母可能是落伍的、古板的,或者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而开始恼羞成怒。
在家长眼里,孩子这个阶段出现的现象:比如毫无缘由的“仇亲”、叛逆、冲动、任性、脾气大、厌学、贪玩,似乎就是孩子的危险期。
所以作为家长,我们就得找到他们不管是仇亲期还是叛逆期的“根”,拆掉拒绝交流导致亲子隔阂的“墙”。
家长会发现孩子出现一些怪异行为,比如自私、悲观、厌世等等,这些都是青少年必定经历的,但关键的就是家长正确的引导,帮助孩子树立自尊自爱、自立自强的人生观,引导孩子步入青春的正轨。
而这本书主要从青春期孩子的生活习惯、性格特点、心理变化、学习生活、亲子关系、早恋、性观念、不良倾向、人际交往以及网络等等内容,结合生理学、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。
给大家一一解释青春期孩子的常见行为,就是为了帮助家长找出问题的本质根源,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晴天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nfrf.com/23789.html